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戲劇》中國戲劇簡史
一、國劇的起源
起於周代大武舞,此舞對於歌舞故事已進入以人演人的階段,並為情節意象化奠定了初基。
起於楚之九歌的宗教舞曲。
起於優孟扮孫叔敖為巫舞扮神影響興起扮人的動機,而為初期戲劇誕生的時代。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國劇絕非單指近代的戲劇創作,而是融合多種宋代以前,甚至更早的地方戲劇模式繁衍而成。
二、國劇的型態
關於國劇型態的粗備,約在北宋宣和中葉,開始有較為具體的「戲文」產生。在此之前雖亦有詩歌樂府可以合於管弦,惟其內容僅長於抒情,而短於敘事;古有謂「優孟衣冠」者,只是戲的雛形而已。如漢代朝賀置酒有「像人」、北齊有「代面」、「踏謠」、「撥頭」,唐代有所謂「弄參軍」與「合生」,凡此只不過略具戲劇之型態而已。至於戲劇型態的完成,應是在元雜劇的推出後:
┌→明清雜劇
元雜劇│
│ ┌ 崑曲 ┐
南戲────傳奇───├→平劇
(宋) (明) └ 各地方戲 ┘
由此可知,國劇的起源是既古且雜,從多元化的地方戲劇,逐漸演變為一元化的劇種。其稱謂為「平劇」、「京戲」或「皮簧」等。以「平劇」、「京戲」是因發源地在北京/北平,故稱之。至「皮簧」是因為老一輩的顧曲者認為皮簧始於湖北的黃岡與黃陂一帶的漢調,漢調流入安徽的安慶與石埭之間,遂變成徽調。乾隆時代1736-1796年,四大徽班奉召入京,便揉合了崑、弋、徽、漢以及秦腔而發展為國劇。
三、國劇的本質
國劇本質上具有「寫意」、「誇張」等特性。
◎寫意 在演出時,往往只需要少數幾件不可或缺的物件,而其他的一切,則全由演員以精湛的演技來表達。這種以細膩逼真的手法,填補現實的缺陷,即是國劇寫意特性的具體發揮。
◎誇張
最顯著的是人物的造型,和各種角色的動作方面。
四、國劇的表演
(1)舞台
國劇的表演是以「場制」的方式,每換一場,並不閉幕,開幕以後,則一場接一場的表演,並講求不能有空場。此種表演的方式。與舞台的設計有密切的關係。
國劇的舞台是方形的臺子,一塊大幕帳,分開了前後台。大幕左右,各有一個門。以田字為舞台(觀眾角度):
┌:上場門。↘ ┬ ↙ ┐:下場門。
├:上台口。青龍口或九龍口 ┼ 白虎口 ┤:下台口。
└:上台角。 ↘ ┴:台口。↙ ┘:下台角。
(2)開場
在表演的過程,演員的唱唸、動作,及音樂伴奏,都是表達情緒的主要工具。通常觀眾最先聽到的,大多是「引子」。
所謂「引子」就是引起的意展,由出場的主角,用幾句話,提綱挈領的指出全部劇情,或敘明角色的身世、處境、技能或事業等;其用意在使觀眾於戲之開始時,即對全劇有初步的了解。
(3)角色
對於人物性格的刻劃,往往以臉譜的粧扮具現,並帶有批判的意味,臉譜的形成:
◎利用人物的形象
◎利用人物的特徵
◎利用人物的綽號
◎依照人物的性格
臉譜最主要的用意是人物性格的辨別,於是在「臉型」與「臉色」方面設計了極多的類別。
◎臉型方面
武將→十字門臉
性格端正→整臉
奸詐權術→粉白臉
文丑→豆腐塊臉
武丑→棗核臉
沉著堅強→三塊瓦臉
年齡老邁→十字門老臉
面貌醜陋→碎歪臉
小奸小惡→半白臉
◎臉色方面
忠義→紅色
老忠義→粉紅色
勇猛殘暴→黃色
奸詐→粉白色
忠正憨直→黑色
剛強勇猛→藍色
忠正→紫色
頑強暴躁→綠色
神奇鬼怪→金與銀色
(4)演員
劇中粉墨登場演戲的都稱為「行」,演出時前後台工作人員稱為「科」。
七行:生、旦、淨、丑、流、上手、下手。
七科:音樂、盔箱、劇裝、容裝、劇通、經勵、交通。
◎生:有老生、小生、武生之別。
◎旦:有青衣、花旦、武旦、刀馬旦、老旦、彩旦等女演員。
◎淨:通稱花臉,專扮性格特殊的人物。
◎丑:文丑、武丑。
◎流:龍套,內侍、近衛、宮娥等。
◎上、下手:觔斗匠。跟著正面首領為上手,跟著反面首領為下手。
◎音樂科:擔任音樂伴奏的文武場。
◎盔箱科:管理盔頭、把子、切末的工作人員。
◎劇裝科:管理劇中武人所穿衣服的工作人員。
◎容妝科:給旦角化妝的人員。
◎劇通科:檢場人員。
◎經勵科:代表戲班演員對外交涉事務的人員。
◎交通科:位演員送信、催場的人員。
待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