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三十》 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超寫實主義Hyperrealism

一.1960年代初,普普藝術開始成為國際性的世界藝術,許多來自不同地區與不同情景的藝術家,投入了美國前衛藝術的主流,他們的哲學與藝術的基礎有著極端的不同,但最後卻在「新寫實主義New Realism」的名銜下,聚集在一起,事實上,普普也包括於此一名稱裡。
二.「超寫實主義者」的名稱原僅是為了有別於當時的後抽象時期、與先前的寫實主義者運動,很快的也出現了許多其他的名稱以界定寫實者的各個支流,如:「Super-Real」「Magic Real」「Sharp Focus」「Realical Real」「Hyperreal」及「Romantic Real」。
 1.Magic Realism」是1942年,巴爾Alfred Barr用之以界定超現實主義的美國形式。
 2.Sharp Focus Realism」是1972年雅尼斯畫廊Janis一個展覽的名稱,已提及攝影術的使用,但僅是一個動人的,令人迷惑的標題,無法由展覽本身予以界定。
三.1968年梅塞爾Louis K Meisel看過耶斯特斯Richard Ests和克羅茲Chuck Close的作品後,了解到照相的寫實主義的技法與面貌的呈現,因而開始以「照像寫實主義Photo-Realism」稱呼他們及其他某些相同手法藝術家的作品。
四.1970年此一名稱首次出現於惠特尼美術館Whitney的「二十二位寫實主義者Twenty-two Realists」展覽目錄的序文裡。
五.1972年梅塞爾提出五點以界定「照相寫實主義者運動」:
 1.照相寫實主義者,是利用照相機,攝取照片以蒐集資料。
 2.他們使用機械的,或半機械的方法轉換其資料在畫布上。
 3.他們必須有專門技術的能力,以完成相片般面貌呈現的作品。
 4.他們必須於1972年以前,以照相寫實主義者展出過其作品而被認定為重要的照相寫實主義者之一。
 5.他們必須致力於發展與展出其照相寫實主義者作品,至少五年以上。
六.照相寫實主義主要的藝術家:
 1.比契妥Robert Bechtle
 2.貝爾Charles Bell
 3.布雷克維爾Tom Blacwell
 4.克羅茲Chuck Close
 5.寇庭翰Robert Cottingham
 6.唐‧艾迪Don Eddy
 7.耶斯特斯Richard Ests
 8.弗雷克Audrey Flack
 9.高恩斯Ralph Goings
 10.克雷曼Ron Kleemann
 11.麥克林Richard Mclean
 12.塞爾特John Salt
 13.匈傑特Ben Schonzeit

                           完@@

《二十九》 普普藝術Pop Art

一.普普藝術概說
 1.普普藝術原意為「流行藝術Popular Art1962年初,李奇登斯坦、吉姆‧戴恩和羅森奎斯特三人各自舉辦了個展,使這種新藝術公諸於世。
 2.它被稱為「新達達」「粗俗藝術Commonism」「OK藝術」「通俗意象藝術Common Image Art」「普普文化」以及其他各種不同的稱呼,不過都少有稱讚的意味。
 3.最後批評家艾洛威Lawrence Alloway所提出的「普普藝術」在英國已獲得普遍的認同,他是參考普普藝術的各種來源:漫畫、廣告看板、牛仔電影等,而製造出來的名詞,並不是參考普普藝術的作品結果而來。
二.許多史學家堅持普普藝術活躍於英國,要比美國早、他們的理由依據:
 1.1954年於倫敦當代藝術研究所舉辦了「黏貼與物體Collages and Objects」的展覽。
 2.1956年舉辦了「人、機械和運動Man Machine and Motion」是由理查‧漢彌頓所舉辦,探求二十世紀視覺爆炸的現象,作為不可思議的意象來源。
 3.1956年倫敦懷特教堂畫廊Whitechapel Art Gallery舉行了「這是明天This is tomorrow」展覽,其中包括了一件漢彌頓的拼貼作品【到底是什麼東西,使得今日的生活如此的不同,如此的吸引人?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So Appearing?】此作正是通俗文化的清單。
 4.英國普普的主要藝術家則有
  (1) 漢彌頓Richard Hamilton
  (2) 基塔依Renald B. Kitaj
  (3) 布雷克Peter Blake
  (4) 霍克尼David Hocknay
  (5) 瓊恩斯Allen Jones
三.美國通俗文化是比英國有更多的想像性且更為精煉,是更為工業化的文化,因此在美國所發生的普普藝術及其生活特質,仍被據為創作的泉源與研究之重點。
 1.美國普普的主要藝術家有:
  (1) 沃霍爾Andy Warhol
  (2) 戴恩Jim Dine
  (3) 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
  (4) 歐登柏格Claes Oldenburg
  (5) 馬里索Escopa Marisol
  (6) 席格爾George Segal
  (7) 衛塞爾曼Tom Wesselman
  (8) 羅森奎斯特James Rosenquist
  (9) 印地安那Robert Indiana原名Robert Clark
  (10) 拉摩斯Mel Ramos
 2.普普藝術的產生,雖不能歸因於歷史的影響,但達達和其他源頭仍是其創作理念的依據。
  (1) 雷捷Fernand Leger
   (A) 是知性的客觀化,他1924年的電影【機械芭蕾Ballet mecanique】裡,甚至領先的提出了普普藝術的技法:「孤立一件物體的局部片斷,而且以特寫呈現於最大尺寸的銀幕上。巨大的物體或放大的物體片斷,呈現初未曾有過的性格,在這神秘處理方式之下,會變成全新的、抒情的和造型的力量。」
  (2) 杜象Marcel Duchamp
   (A) 則是感性的客觀化,1913年起,他便以莊嚴的超然態度選取「現成物Ready-made」來表現。現成物經驗了「否定」「虛無」的階段後,進入了「表現語言的寶庫」之階段。
  (3) 吉姆‧戴恩
   (A) 自己也認為他和抽象表現主義並無很大的斷層,拼貼在他的作品中佔有極大的比例,因此也可說抽象表現主義、集合藝術、新達達亦是普普之源頭。
四.重要藝術家簡介
 1.吉姆‧戴恩Jim Dine
  (1) 拼貼collage在作品中佔有極大的比例,如【為小孩房間設計的三張木板】。
  (2) 他宣稱自己的態度與抽象表現主義者之間並沒看到什麼斷層「普普藝術僅是我作品的外表,我對個人圖像的興趣甚於流行的圖像,乃是創作一些繪畫作品,去聯想到我自己的工作室、我的繪畫經驗、繪畫本身、它們的色彩層次、慣用的色彩、一個真正風景的要素,但以不同的方式使用。」
  (3) 他說「我用繪畫來表達一個問題,而非把明顯的答案端送到某人面前」。
  (4) 其作品所帶有的普普之精神要素則是:
   (A) 帶著玩笑性質的色情味道。作品【所有配件】可說是對商業性、社會性及色情程度之批評。
   (B) 他喜歡平凡的東西,如臉盆、鞋子、牙刷、毛巾…。
   (C) 他執著於日常生活的情節,雖然很多人認為他的作品是次一等的,他仍眷戀著日常生活的表達,使人產生尊嚴的藝術心態。
 2.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
  (1) 是一個重要的藝術改革者。沒有傳統藝術的背景,原從事商業設計,這種經驗使他認為藝術無須風格的存在。
  (2) 他透過漫畫而成為普普之主要人物。
   (A) 主要是以迪克‧催西Dick Tracy的連環圖的放大版,原先是當作紐約泰勒百貨Lord and Tayllor公司的櫥窗設計的一部分。他以漫畫為藍本畫素描,曾在美術館展覽過大部分作品,完全摒棄畫法、技法或畫家個性。
  (3) 他用湯罐作為創作的意象,上癮似的畫了許多湯罐,後來放棄手畫;改由「絹印」版畫的技法,題材上也用明星、政治人物、名人如貓王、賈桂琳、瑪麗蓮夢露…不斷的重複。他說:「每一個人看起來都一樣且做一樣,我這麼做,只是希望我自己像一部機器…」他對周圍的事物均善加利用,近於杜象的虛無主義。
  (4) 有一系列【災難】作品,都屬於車禍、暴動、電影等。採用平塗之螢光顏料,使它在某些畫面上變成模糊之感,有意把這些殘酷影像所勾起的情感去除掉,觀者便不再有恐怖的感覺。
 3.羅依‧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
  (1) 早期以西部牛仔以及出浴美女為主題。
  (2) 後來突變為普普風格,主要是冥想的。也是反細緻、反空間方向、反神秘的繪畫特質,反禪道和反舊有的一切光輝思想。
  (3) 儘管他是使用非常極端,且似是而非的方式表達出來,他對「風格」問題特別感興趣。他曾說要畫一張不屑一顧的畫,使得沒人願意掛出來。
  (4) 以連環畫為題材,對於細部的表現與處理,細緻而有能力複製所有材料中高超的手法,如黑色輪廓線和印刷上的網點;斑戴點Benjamin Day所發明。
  (5) 他畫了一系列【筆觸】大作來諷刺抽象表現主義。
 4.歐登柏格Claes Oldenburg
  (1) 瑞典人,很高興又很好奇的接受美國的種種現象,成為普普藝術家之前走過一段學習過程。
  (2) 1959年從事「街道計畫La Rue」用塗鴉方式和廢棄物做成集合體,與吉姆‧戴恩和凱普洛Allen Kaprow成為好友,均致力於「偶發藝術Happening」的表演。
  (3) 1960年展出【街】第二版,加上群體表現和櫥窗之實物,以誇大的尺寸複製。他選擇別人輕視的、傳統所反對的事物為題材。
  (4) 他利用誇張的物體和比例,來表現平常所不可能有的效果,如質料的轉變,使用新材料:乙烯樹脂、松子、塞滿木棉之軟性雕塑。
  (5) 他所追求的藝術是政治的、色情的、神秘的比死板地在美術館的東西更有用。
 5.馬里索Escopa Marisol
  (1) 委內瑞拉的雕刻家、具有南美洲之性格與魅力,作品帶有超現實的意味,將之歸於普普藝術家的原因:
   (A) 有人因他的作品超現實味道不夠明顯而歸之於普普,事實上、他的作品看的出受到羅森柏格與瓊斯的影響。
   (B) 60年代初期,他在紐約成名,適逢普普成為國際風格;故被普普同化與吸收。
 6.喬治‧席格爾George Segal
  (1) 與霍夫曼Hans Hofmann學過,早先富於藝術性,具馬諦斯、抽象表現主義之風格,不甚穩定。
  (2) 1958年用石膏、鐵絲做成與人物等身大的作品,作風純樸,是直接堆翻自活人模特兒,存有內在的、隱匿的逼真感。他吸引人的白色人物處在真實物體為背景的場面中,像是急凍的「偶發藝術」。
  (3) 他說:「人類是能夠作出各種無限的動作與姿勢,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選擇與凍結這些最有效、最顯著的動作,假如我做得成功的話…我期待一種啟示、一種理解…我試圖要捕捉一種主題的嚴肅性及尊嚴…我依賴這些模特兒的人性精神來造就這整體的效果」。
  (4) 這些石膏模型所產生的啞默感覺,較大部分是來自其幽靈似的色彩所產生的距離,而較少來自其分開放置所產生的距離。他以謹慎態度處理石膏人體和其周圍事物二者之間的空間關係。
 7.湯姆‧衛塞爾曼Tom Wesselman
  (1) 自稱第一個影響到他的是德庫寧De Kooning,但「抽象表現主義」之草率奔放的畫面令他難以忍受,他想做的是一種對具體、充滿衝突的刺激對照之下的作品。
  (2) 他的作品可分為二類:裸體和靜物。他以拼貼之元素達成對比的要求,導出作品的震撼力非沒有能力以畫來完成。
  (3) 其作品使人感覺到普普藝術中男性沙文主義,女人被還原到最性感的程度:乳頭、嘴唇、陰毛部位。
 8.詹姆士‧羅森奎斯特James Rosenquist
  (1) 他做過廣告板畫家,其工業繪畫技法;令人難過的表面處理、嬌美蒼白的色彩;激怒了許多鑑賞家、時代雜誌譏為「不過是一個戶外廣告漆工碰上了好差事而已」。
  (2) 作品即是以廣告看板風格所畫的圖像拼貼而成,以廣告和生活混雜使用表達人、生活在廣告界中,不加批判、不佳選擇,一律採納而變得感覺化。
 9.羅伯特‧印地安那Robert Indiana原名Robert Clark
  (1) 他的圖像商業氣息甚弱,概用圖像符號來表達作品如【美國夢】他認為這些作品只是樂觀的、慷慨的、天真的…。
  (2) 之後,以【數字】做重複畫面的效果。
  (3) 他反抗傳統的偉大藝術,進入一種荒涼的符號或景緻。
 10.亞爾肯傑羅Alland Arcangelo
  (1)亦以「重複」來表達,有強調「文字」的傾向,爽快而不說廢話。

                              完@@

《二十八》 新達達Neo-Dadaism

一.新達達概說
 1.1951年抽象表現主義畫家馬勒維爾Robert Motherwell出版了「達達的詩人與畫家之作品精粹」新達達就從此時開始。
 2.達達所挑起得「感性衝激」60年代新生代藝術家重新使用其感性衝激,而重新認識「物體Object」的意義;把物體當作周圍環境的代表。
 3.對舊的美學觀提出新的挑戰,50年代末期現代藝術發展快速與廣泛,全歸於雅斯培‧瓊斯和羅伯特‧羅森伯格。
 4.其他主要的代表人物尚有
  (1) 基恩霍茲Edward Kienholz
  (2) 內維爾遜Louis Nevelson
  (3) 尚伯連John Chamberlain
  (4) 特洛瓦Ernst Trova
  (5) 封塔那Lucio Fontana
二.藝評家羅倫斯‧艾洛威Lawrence Alloway對瓊斯與羅森柏格作品之比較
 1.瓊斯
  (1) 像磐石般特有的圖像,以大塊物體佔據畫面中央,或使用系列的文字或數字。
  (2) 以哀歌似的、紀念碑似的莊嚴作法。
  (3) 風格簡捷,步調露出懷疑性。
  (4) 反對羅森伯格文件資料意義之不朽。
 2.羅森伯格
  (1) 作品是一群散開如小鳥群般的「點」之典型景緻畫,願以社會群眾的頭腦想法,從事富有表現性的作法。
  (2) 同時反應市民官能式的大量吸收,消費世界工業生產力的代表:物質、貨品與廢物。
三.串連繪畫Combine Painting
 1.羅森伯格以拼貼的技法與撿拾物體Object Trouves的集合作品,帶諷刺的表露他對消費文明的現代神話與人物的讚頌。他這種結合了雕塑;物體拼貼、甚至用了羊頭標本與平面繪畫的獨特作品,特別稱之為「串連繪畫」。
四.重要藝術家簡介
 1.羅森柏格Robert Rauschenberg
  (1) 1945年於黑山實驗學院就讀,當時亞爾伯斯Albers和名詩人歐爾孫Charles Olson在此教書。
  (2) 但主要是受到前衛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的影響,凱吉灌輸給他「必須在藝術與生活的間隙中行走」「不要使觀眾有一注意力的焦點,藝術家並不是在創造某些使觀眾疏離或封閉的東西,反之、他仍是在於作出某些使觀眾更為開放,更察覺到他自己及其環境之存在的作品」。
  (3) 他因而以物體及拼排的畫面手法創作,創出他的「串連繪畫」和「混合物體」最典型的作品。作品【訪Interview】和【追溯既往Retroactive】被寇茲諾夫Max Kozloff批評為「汙泥飛濺及油彩滴流、卻僅侷限於物體和日常生活形象的複製」,但這種做法很快的被認同。
  (4) 他受到波洛克等的影響,但反對他們拘謹和遠離生活的態度,他這種離經叛道使當時的藝術家進退維谷,曾被評為「無實質的藝術,只是生活本身…」。
  (5) 支持者則說「生活已進入其中而貫穿其所有的作品,寧可在藝術中賴以滋長的所有情況中發表自己的看法,而不願作意識之強行灌輸」。
  (6) 其作品最主要元素之一是「對其周圍都市社會影像與科技意象的搭配與結合」。
  (7) 1955年,他製作了一連串的連環漫畫,大量複製及歪曲過去的藝術,對過去藝術的另一種傳譯、及「串連繪畫」。
  (8) 他亦試圖用他的作品去反映古代的藝術,如一系列以「但丁之地獄」的插圖搭配他的作品,給予一種錯覺,彷彿但丁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而保有新鮮新聞性。
 2.瓊斯Jasper Johns
  (1) 與羅森伯格曾共用一間位於紐約的畫室,兩人經歷在某些方面很像。
  (2) 瓊斯對「真實」定義與羅森伯格不同;他所關心的不是一件事物曾經是什麼,而是它目前是什麼、就成為什麼,當以明確的態度去辨認,此物的形象便會消失、任何時候去看去談、便會受限於看及談的範圍。
  (3) 集合藝術對他來說彷彿是技術性的整套玩具,作品中雖可看出類似羅森伯格的現代生活片段的組合,但他對於過分干擾「感性」的都市生活無什興趣。
  (4) 瓊斯的作品中、常含有類似東正教聖像的特質。

                           完@@

《二十七》 集合藝術Assemblage

一.集合藝術概說
 1.1961年秋季威廉‧賽茲William C.Seitz於紐約現代美術館舉辦了「集合藝術展」,因而形成「集合藝術」的派別,這個展覽是屬於一種關於「垃圾文化Junk Culture」的各類觀點,廣泛豐富且具歷史性的集合展示。
 2.此展重新表露對於集合與拼貼的關心,但集合藝術運用此種技法是為了表達藝術與生活的關係。賽茲所說的「拼貼環境Collage Environnement」即是眼花撩亂的訊號、標誌、燈光、商業廣告、廣播電視電台、汽車廢棄廠、陋街碎石及新作的仿古董物品等。
 3.可以說集合藝術是「現成物」觀念與超現實主義結合。
 4.代表藝術家
  (1) 哥賀內勒Josef Cornell
  (2) 歐索里奧Alfonso Ossorio
  (3) 拜依Enrico Baj
二.重要藝術家簡介
 1.哥賀內勒
  (1) 1930年起以詼諧的手法在盒子裡佈置一些小巧的物件。
  (2) 1932年年於勒維畫廊Julien Levy舉行首次個展,名為「細巧玻璃鐘,長方形玻璃箱,超現實玩具」,具有超現實主義傾向。
  (3) 賽茲對其作品之講述;「物體Object集合藝術的呈現與實踐,把單純之外表形象重新組合成詩般的結合,數目字與文字互使之形式化,其轉化引導出與抽象表現主義完全背道而馳的方向,但在技巧上仍然使用滴灑」。
 2.歐索里奧
  (1) 菲律賓籍、與紐約畫派有關係。
  (2) 1950~1960年發展出他拼貼的技巧,其作品中有各種不同形式的物質、有將這些物質堆疊的狂熱,仿若Pollock的書寫性線條。
  (3) 集合;企圖用方法本身即黏貼、拼排以遏阻任何風格的形成。
 3.拜依
  (1) 義大利畫家、廣泛的運用拼貼,以達到幽默性質。
  (2) 發展出「想像肖像畫」其作品很像史坦伯格Saul Steinberg在「紐約客」上所畫的諷刺畫一樣。作品之外的解說架構,只不過作為視覺之補充,如文字遊戲一般。

                           完@@

《二十六》 新寫實主義Nouveau Reslism

一.新寫實主義的誕生
 1.19601027日簽署發表成立宣言,宣言是由年輕藝評家黑斯塔尼Pierre Restany手寫於伊弗‧克萊恩Yves Klein的藍色單色畫上,簽署的人各留一張。
 2.巴黎第一鄉村街,克萊恩家中;在黑斯塔尼的號召下,出席的藝術家有
  (1) 亞賀芒Arman
  (2) 杜費內Dufrene
  (3) 斯波耶里Spoerri
  (4) 安斯Hains
  (5) 維累格里Villegle
  (6) 唐格里Tinguely
  (7) 黑斯Raysse
  (8) 克萊恩‧席薩Cesar
  (9) 霍得拉Rottela,未出席、但願意加入。
  (10) 尼基‧德‧聖‧法爾Niki de Saint-Phale 1961年加入。
  (11) 德尚Deschamps 1961年加入。
  (12) 克里斯多Christo 1962年加入。
二.新寫實主義的史前史
 1.新寫實主義雖然成立於1960年,然而這群藝術家早已從事此「前衛」的創作。
 2.因此正式成立之前,有所謂「新寫實主義的史前史」之說法;
  (1) 1946年克萊恩完成了第一件粉彩單色畫的實驗,那是經由純色彩到侵淫於宇宙能量理論的直覺所完成。
  (2) 1949年安斯和維累格里以選擇了他們第一張海報,並從牆壁上撕下來。
  (3) 1953年唐格里來到巴黎,探討他對運動的研究,並賦予撿拾來了破舊物體新生命。
三.新寫實主義成立的決定性事件
 1.環繞在克萊茵、唐格里、安斯身上所發生的事件是組成新寫實主義團體的決定因素。
 2.19580428日克萊恩於依莉絲‧克雷賀畫廊Iris Clert展出【空Le Vide】的展覽,肯定了「宇宙能量」「敏感性」的元素。
 3.1958年唐格里受到【空】展的啟示,進入了他富於表現力、超乎尋常「形上機器Meta-Matics」的年代,提出了「工業廢棄物」為創作的元素。
 4.1959年首屆巴黎雙年展中,安斯展出他【禁止進入的柵欄】之作品,提出了「社會就是美術館」的觀念。
 5.196004月此團體於米蘭的展覽中,黑斯塔尼所寫的小冊中首次提出「新寫實主義」的名稱產生了凝結的共識,加速了此一團體的誕生。
 6.196010月亞賀芒於依莉絲‧克雷賀畫廊展出【滿Le Plein】完全是對【空】展的回應,廢棄物和垃圾都成為創作的元素,從地板堆到屋頂、充滿了整個畫廊。
四.新寫實主義的理論與實際
 1.黑斯塔尼從此團體的三種原創策略為共通點,因而歸結出新寫實主義的三個族群;
 2.一種宇宙觀的感知與可傳達的方式:
  (1) 以克萊恩為主的族群,包括亞賀芒、黑斯、席薩和克里斯多。
  (2) 以自己的語彙去確定一種交流的普遍方法,去確定一種表達的語言。
 3.一種工業技術納入日常運用轉化的願望:
  (1) 以唐格里為主的族群,包括斯波耶里和尼基‧德‧聖‧法爾。
  (2) 彙集了工業和變形的面貌,是我們所生存的工業生活之導演。
 4.一種詩般的撿拾最常見的爆裂性視覺語言:
  (1) 以安斯為主的族群,包括維累格雷、杜費內、德尚和霍得拉。
  (2) 海報、廣告、大眾傳播媒體等形式的用心,是一群「搜索者─詩人」的海報主義者,對他們而言、街道上的世界就是一幅永恆的作品,一種共有的、詩般的資產;他們是一群喚起人們以新眼光去觀賞未被察覺之寶藏的藝術家。
五.1945~1957年重要紀事
 1.195510月克萊恩第一次單色畫個展於拉寇斯特出版沙龍的單身俱樂部,零迴響。
 2.195701月克萊恩【藍色單色畫的構想】展於米蘭阿波里內賀畫廊,開啟了他藍色時代的名聲。
 3.195705月克萊恩於依莉絲‧克雷賀畫廊展出【單色畫的構想】,10月開幕時、施放1001個汽球,他稱之為【汽球雕塑】。
 4.195705月克萊恩於亞朗迪畫廊展出他藍色的巔峰作品,14日開幕點燃【孟加拉之火─ 一分鐘之火的繪畫】。
 5.195705月安斯和維累格雷於亞朗迪畫廊展出【18810129日的法則】。
六.1958年重要紀事
 1.04月克萊恩於依莉絲‧克雷賀畫廊【空】的展覽,整個畫廊空無一物,將它整個刷成白色,投射藍色燈光、門口站著穿制服的國家衛隊,走廊擺著藍色雞尾酒;參觀者每次10人進入畫廊停留幾分鐘,沉浸於克萊恩已使敏感化的「空」裡。
 2.1958~1959年克萊恩為德國傑桑啟肯歌劇院製作【海綿浮雕】,唐格里亦有參與。
 3.11月唐格里受到【空】展中,「宇宙能量」與敏感性的啟示,而興起兩人於依莉絲‧克雷賀畫廊的聯展【純速度單色畫的穩定性】。
七.1959年重要紀事
 1.10月首屆巴黎雙年展中,安斯展出【禁出入的柵欄】作品,於特別的展覽里展出一排完整貼海報的柵欄,上頭仍留著原有的海報碎片。
 2.唐格里展出他的繪畫與抽象素描的機器【形上機器第17Meta-Matique no.17】。
 3.克萊恩展出單色畫,海報主義者亦參加。
八.1960年重要紀事
 1.03月克萊恩於當代藝術國際畫廊的行動表演【藍色時代的人體測量】於交響樂團伴奏下,三位女模特兒身上塗著藍色顏料,印出各種人形。
 2.03月唐格里於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像紐約致敬Hommage A New York】是一件集合各類物體的巨大機器雕塑,在活動30分鐘後,於遙控下自動銷毀時;上頭籠罩著一片散發著香味的雲煙、這件作品使他的名氣達於最高點。
 3.03月安斯於比較沙龍展出【柵欄的甜點】。
 4.04月黑斯塔尼於米蘭阿波里內賀畫廊的團體展中,首次使用「新寫實主義」的名稱。
 5.05月沙龍展中,席薩展出三件汽車壓縮的作品,肯定了新寫實主義的地位。
 6.10月亞賀芒於依莉絲‧克雷賀畫廊展出【滿】。
 7.1027日簽署發表「新寫實主義團體宣言」。
 8.11月第二屆前衛藝術節,此團體第一次以「新寫實主義者」之名參展。
 9.1127日克萊恩發行僅有一天的【星期日報】,克萊恩以之「據有世界」一整天;地球成為「空」的劇場,每個人既是行動者、表演者同時也是觀眾。
九.1961年重要紀事
 1.05月於J畫廊新寫實主義以「達達之上40度」為展出的標題,黑斯塔尼將新寫實主義參照達達的觀念;在整體的否定和虛無的兩個階段之後,新寫實主義進入「富於表現語言」的第三階段。
 →克萊恩、安斯和黑斯反對黑斯塔尼的比照說法而聲明「新寫實主義已經解體」。
 2.06月由斯波耶里主辦,由史托克霍姆現代美術館展出新寫實主義展。
 3.06月安斯於J畫廊,以【撕裂的法國】為標題,聚集了二十張政治主題的海報作品。
 4.06月尼基‧德‧聖‧法爾於J畫廊展出【志願的射擊】以卡賓槍射擊藏有顏料袋的浮雕作品。
 5.0713日第一屆新寫實主義節慶於尼斯舉行,靜態作品多於摩哈多爾畫廊展出【行動─表演】。
  (1) 克萊恩為主的族群、包括亞賀芒、黑斯,1314日晚上於羅茲朗修道院的花園裡舉行【轉動的噴泉】。
  (2) 尼基‧德‧聖‧法爾【社集表演】。
  (3) 亞賀芒【憤怒表演】。
  (4) 安斯【甜點品嚐儀式】。
十.19621963年重要紀事
 1.克里斯多進入他「包紮」的年代,包紮各種物體、活的模特兒、公共建築,完成【鐵幕】作品。
 2.克萊恩進行他「非物質敏感性的轉讓」儀式。
 3.霍得拉的海報作品展於J畫廊。
 4.黑斯於「迪拉比」展覽中展出他結合環境觀念的作品【黑斯─海灘】。
 5.斯波耶里和杜費內【時代的視覺】作品與設計封面。
 6.19630208日第二屆新寫實主義節慶於慕尼黑美術館新畫廊舉行,同樣以【行動─表演】的模式進行,黑斯塔尼所寫的「第三次宣言」之序文「新寫實主義:該思考些什麼?」為新寫實主義團體的結束畫下句點。
十一.1970年的紀念活動
 1.黑斯塔尼和米蘭阿波里內賀畫廊老闆諾奇Guito Le Noci加上米蘭市政府的協助,1127日舉行新寫實主義成立十周年的慶祝活動。
 2.「最後晚餐」或稱「新寫實主義者的喪禮晚餐」是由斯波耶里構想與提供;
  (1) 亞賀芒─鰻魚、魚、冰青蛙腿的堆積。
  (2) 席薩─壓縮的糖果餅,麗格酒和豬肉香腸。
  (3) 克里斯多─包紮的菜單。
  (4) 杜費內─字母湯。
  (5) 安斯─飾有千支蠟燭的柵欄甜點。
  (6) 黑斯─小杏仁餅做的化妝品。
  (7) 霍得拉─刻有他的名字,甜的貝殼牌汽油桶。
  (8) 唐格里─裝入腸製汽球的鬆餅。
  (9) 維累格雷─貝殼上灑上乳酪絲烘烤而成。
  (10) 德尚─一公尺長可食用的肩章,缺席。
  (11) 克萊恩─再造一件【在此安息】,去世。
  (12) 黑斯塔尼─麵包製成的教皇三重冠冕。
 3.此夜、新的研究法【真實的消化】。
十二.結論
 1.新寫實主義團體所佔有的歷史時期雖僅兩年,但他的成員們的創作策略;對當時的藝術思潮所造成的衝擊和影響力,深遠流長、絲毫不受時間的限制。
  (1) 把「物體」的觀念推廣到聲音、光線或氣味的非物質層面。
  (2) 創作所標榜的「偶然性」「立即性」「不可預期」的特質,使創作不斷推陳出新。
  (3) 對後工業化的現代自然的關注,使他成為許多現代藝術流派的先驅。
  (4) 對「真實的據有」也推向「絕對」的層面,完成了所謂「烏托邦的寫實主義」的想法。

                            完@@

《二十五》 自由形象La Figuration Libre

一.「自由形象」是由畫家兼藝術理論家邦Ban,原名佛提葉Benjamin Vauthier1980年針對某些藝術家的作品而命名。
 1.布瓦斯宏Francois Boisrond
 2.黑米‧布朗賀夏Remi Blanchard
 3.霍貝荷‧貢巴斯Robert Combas
 4.耶賀維‧迪‧霍札Herve Di Rosa
 5.理查‧迪‧霍札Richard Di Rosa
 6.路易士‧詹姆士Louis Jammes
二.自由形象的風格特點
 1.藐視正統偉大藝術的金科玉律。
 2.作品表現了當代藝術家百分之百的浪漫思潮,倒可說他們純然是「時代的使者」。
 3.因為有「表現難看的自由」他們便忽略了繪畫的結構與表現方式,而自願使用乖誕不協調的各類素材。
 4.對「不良品味」的崇高,而將他們所處的當代社會與他們文化中最粗俗的產物;無章法、紛亂的宣傳灌注到他們的藝術裡,事實上這也是此世紀特有的「現代性」反應的一部分。
 5.他們借重了現代文明的產物:連環畫、搖滾樂、電視短劇或連續劇。「粗俗文化Sous-Culture」躍居為求變下的文化主流。
 6.自由形象藝術所追尋的源頭有;
  (1) 眼鏡蛇團體的藝術。
  (2) 杜比菲、生率藝術。
  (3) 以及對原始藝術存著幻想的各大藝術家們。
 7.在注重思考和歷史的徵詢之前,他們寧可講求實際行為、表現方式以及素材運用;即使是在流露著個性,不假思索的立即表現意願下,「主體」應是他們作品中的主要內涵。
三.主要藝術家介紹
 1.布瓦斯宏
  (1) 將他的畫面分割成一組並排或重疊的平面,使得畫面幾近於影片中一系列影像,用粗而寬的帶狀線條將影像的外圍輪廓勾畫界定。
  (2) 對連環畫、電影非常狂熱,他以這些題材溯源到最單純的圖像。
  (3) 他的繪畫主題,肯切的表現個人色彩的神秘世界的視覺。
  (4) 作品特色很像影片是由一連串的單片連接而成,但這些影像都是在極端自由的情況下並列,沒有既定的意義,也沒有任何敘述性的企圖。
 2.布朗賀夏
  (1) 他有意透過野生動物的圖像,傳達他對自然與文化衝擊下的反省與思慮。
  (2) 作品中,動物是被用來形同主題,然後做為結構表現的假借。
  (3) 自發性的筆勢,光潔平滑及畫有界限的作品,造成了影像的一種韻律,是此團體中最接近表現主義者。
 3.貢巴斯
  (1) 從粗俗文化中找尋創作靈感,喜歡那些平庸的人所作的荒唐事件與所講的荒唐語,他認為在荒唐裡面,可以找到駭人聽聞的題材、或好笑的事。
  (2) 為證明文字書寫表達能力的不足,有時可看出他的作品是由簡短的故事所編畫而成。
  (3) 連環畫、搖滾樂是他慣用的標記,當然還有歷史書籍中天真趣味的插圖、色情文學、僑居的東方人…等。
 4.耶賀維‧迪‧霍札
  (1) 字跡、文字在他的作品裡佔主要的地位。
  (2) 在連環畫的範圍裡,他設法想推翻文字與圖像的界限,在他標榜幽默的、諷刺性的小故事之模擬作品裡,文字與圖像的毫不馬虎、作品就像連環畫集一樣有極大的宣導作用。
  (3) 充滿了無止境的幻覺,她的想像力轉向「星際之戰」的太空時代,象徵著年輕一代的未來視覺方向。
 5.路易士‧詹姆士
  (1) 他從照片的變體;如攝影、小說、醜聞等吸取靈感。
  (2) 他以人工繪製的背景,與真實的人物組合在一起,編撰出他的小故事,然後將具有劇情的景象以照片表現出來。
  (3) 他曾拍攝了一系列藝術家的肖像,然後在其上用筆畫或畫素描,使他的攝影作品具有一種獨特的個人藝術風貌。
四.其他藝術家
 1.在自由形象團體之外,有一些畫家與此團體保持著友誼關係,審美觀念也很投合,80年代的畫家群裡,他們共同的問題,有時真只是為了樂於畫畫而畫畫這麼單純,因此在自由形象藝術的名稱下,實際的面貌也相當複雜。
 2.常常有一些畫家,當他無法立刻找尋到屬於全新的自我表現與技法時,往往先借重於古代藝術家的資料來源。
  (1) 布雷Jean-Charles Blais
  (2) 賈胡斯特Gerard Garouste
  (3) 亞爾貝霍拉Jean-Michel Alberola
 3.布雷
  (1) 臨摹過他人的畫風,特別是馬勒維奇Malvitch
  (2) 以他周遭的物件塗上顏色,他對素材的使用是「無所不可」因而導致他利用撕下來的海報招貼,在其上的某部位畫畫或挖深。
  (3) 將所有的裝飾點綴解除,巨大的人物,一點一滴的擴張,最後佔據了整個畫面;消除任何敘述故事的可能性。
 4.賈胡斯特
  (1) 法國的畫家、製圖家、話劇的佈景畫家;除了1970年於巴黎藝術學院聖吉耶畫室Gustave Singier待過很短的時間外,他的藝術全是自學而來。
  (2) 他的繪畫表面上看來好像是返回以前的神話世界;實際上,並非是傳統繪畫的復活,他並不欣賞過去以纖細秀美的描寫方式,或企圖表現傳統藝術中的高貴氣息。
  (3) 他有條件的遵循著基里柯De Chirico的教誨,脫離「形上繪畫」之後,決定廣泛的臨摹各大宗師;將他們的精粹吸收綜合,且抓住當代藝術所需要的元素。
   (A) 威尼斯畫派的大宗師賀丹Chardin
   (B) 宗師庫爾培Courbet
   (C) 雷諾瓦Renoir
   (D) 畢卡索的線條
   (E) 塞尚的角面
  (4) 他覺得自己所要追求的,不是高度品味性的,而是絕對超然的藝術品。是那些集藝術史精華的作品。反對新舊學院主義立竿見影、製造既定模式的研究方式。
  (5) 他說,風格是無法抹去的東西。他確定的認為,個人的風格是唯一對抗惡習怪僻,對抗一定模式的保證。
 5.亞爾貝霍拉
  (1) 出生於阿爾及利亞,先是以大型的畫作以及獨特的具象形式的粉彩畫贏得聲望。
  (2) 他的作品已經發展到超越任何流派的屬性,至少在視覺觀念和他的繪畫語言是如此的。
  (3) 他涉獵的文化圈子極為多元。有電影、攝影、文學也有繪畫史。他繪畫的表現方式一樣是多元化的。
  (4) 他對於能夠令人意識到現代西方文化的任何事物,他都想掌握住、他把所有參考資料混合並用,同時設法將他們串連起來,直到能使人覺得是當代特殊語言的象徵時才肯罷休。
  (5) 他從借用圖像學標題的視覺觀點的創作開始,到以兩種故事或歷史敘述一個觀點;畫風漸趨抽象化。
  (6) 他以《Acteon Fecit》代替畫上的簽名,他是一種暗示;也是他的作品集結歷史精粹的象徵。

                           完@@

《二十四》 眼鏡蛇藝術群CoBrA

一.眼鏡蛇藝術群成立經過
 1.19481108日成立,經歷1948~1951
 2.巴黎「聖母院旅館Notre-Dame Hotel」所附設的咖啡館。
 3.參予發起的藝術家代表
  (1) 若恩Asger Jorn 1922~1979 丹麥畫家
  (2) 多托蒙Cristian Dotremont 1922~1979比利時詩人、畫家兼藝評家
  (3) 諾瓦黑Joseph Noiret 1927~ 視覺藝術學院院長
  (4) 亞爾貝Karel Appel 1921~荷蘭畫家
  (5) 哥賀內依Corneille 1922~荷蘭畫家
  (6) 康斯坦Constant 1920~荷蘭畫家
 4.事實上,這個團體的成員代表了北歐三個不同的實驗團體
  (1) 丹麥的「奧斯特Host
  (2) 比利時的「革新超現實主義者Surrealiste Reolutionnaire
  (3) 荷蘭的「反射團體Reflex
  (4) 「眼鏡蛇」名稱的來源,是從此三個國家首都字母組成的;即所謂「眼鏡蛇」之意,寫成《COBRA》或《CoBrA》。
   (A) 丹麥哥本哈根COpenhague
   (B) 比利時布魯塞爾BRuxelles
   (C) 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二.眼鏡蛇藝術群的主張
 1.為了表示對以巴黎為主導的藝術之一種抗議而成立。
 2.捨棄所要教條主義及繁瑣的理論。
 3.不僅反對學院派的審美觀念,同時也反對一切安排,反對布賀東Andre Breton所提倡的知性超越現實主義,更不用說幾何抽象的清教徒教條主義了。
 4.嚮往回歸物質的真性和本源那種自由解放,只有達到這種境地,才能談到所謂的藝術新表現。
三.眼鏡蛇藝術群主要的活動
 1.各成員來自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文化背景,運用不同的表現手法,繪畫或文字寫作;形成了一股創新與靈思綿綿不絕的泉源。文字書寫不僅當作表達的工具,本身也可視為一種生動和興發式的形,是用來作為詩和繪畫的天然橋梁。
 2.「出版與展覽」是推動他們共同信念的方法:
  (1) 出版:
   (A) 以法文為工具,出版了「眼鏡蛇Cobra」期刊,連續出版了八期。
   (B) 1950年依若恩的構想,於哥本哈根出版了法文版與丹麥文版的「眼鏡蛇文庫Bibliotheque de Cobra」第一期。
 (2) 展覽與活動:
   (A) 194903月於布魯塞爾的藝術宮Palais des Beaux-Arts de Bruxelles展出名稱為【目的和手段─國際繪畫、素描、藝術品實驗展覽繪】。
   (B) 194908月於布魯塞爾展出名稱為【透過時代看藝術品】。
   (C) 19490919日於丹麥的布列內洛Bregnerod舉行了一次「大會」,目的是使成員都有機會將他們的創作構想付諸實現。
   (D) 19491011日於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推出了「第一屆國際實驗藝術展示會」。由於展示的方法與內容都很活潑且具挑撥侵略性,引起觀眾與新聞界很大的騷動,由荷蘭籍作家所籌辦的「文藝之夜」也掀起了極大的爭議。
   (E) 德‧俄西De Heusch拍攝名為【珮瑟弗尼Persephone】的影片,是以阿雷欽斯基Alechinsky的著作【迪斯謬得的娃娃】與多托蒙以前的劇本為藍本。
   (F) 195110~11月於比利時的列日藝術宮Liege舉行了「第二屆國際實驗藝術展覽會」;這是眼鏡蛇最後一次,也是最重要、最完整的一次展覽。
四.眼鏡蛇藝術群的風格、重要性與影響
 1.它對抗各種學院主義與任何嚴謹肅穆的形式,它堪稱一種極為自由的繪畫流派,很順利的跨越了抽象與具象概念的糾葛;為當時藝術帶來新的氣息。
 2.哈貢Michel Ragon:「眼鏡蛇團體所研究追求的,在當時似乎顯得非常荒謬,由於時間的證明及對它的了解;他們的目標與所作所為,在今日儼然是預言了現代藝術的格局」。
 3.他們的作品不管是雕塑、繪畫或是素描方面,都表露出具原始意味的形象;神秘、張牙舞爪的動物;神話的小精靈;面具、怪誕的人物及寰宇。至於色彩的使用,都是相當痛快淋漓、歡愉、刺目、直率而奔放,眼鏡蛇團體的造型語言是執著於表現人類奧秘的衝動。
 4.從阿雷欽斯基對80年代法國流行的「自由形象La Figuration Libre」藝術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完@@